痰中带血,专家联合来解惑
70岁的李大爷已经有35年烟龄了,平均每天他都要抽上2包烟,按他的话说,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最近,他的咳嗽频率越来越高,有时候咳痰还带血丝,家人拉着他上医院检查。
来到襄阳市中心医院门诊 MDT(多学科会诊),接诊医生为李大爷行肺结节检查,结果提示张大爷左肺有结节,直径约2.1cm。随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心胸外科、放射影像科和病理科组成的肺结节MDT专家立刻进行多学科会诊,专家们根据患者的病史、结节大小以及结节形态判断,李大爷可能患有浸润性肺癌,他很快被收住入院,接受肺部手术。
术后,李大爷恢复良好,病理结果提示其为腺癌,印证了专家们术前的判断。由于及早手术,张大爷无需再做其他治疗,复发可能极低,早期肺癌得到了治愈。此次门诊MDT节省了患者反复往返医院的时间,改善了就医体验,获得患者的高度认可与赞扬。
2019年,黄奶奶因早期肺腺癌进行了根治术,但2020年底随访时,又发现了双肺多发结节。极度焦虑的她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通过对比既往CT影像,门诊肿瘤MDT团队明确了黄奶奶的双肺结节为原发性,排除了转移可能。医生介绍:“这类患者虽然肺部结节很多,但就像‘杂草’,有些已经长大且变坏,需要立刻‘斩草除根’;有些处于‘萌芽’状态的,只需定期随访。”听完解释,黄奶奶感觉如释重负。
门诊MDT是什么?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专科愈发精细化,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则是不少患者看病时“迷路”——以肿瘤为例,良性还是恶性?放疗还是手术?多发结节哪些需要处理?高龄患者伴有其他疾病怎么办?患者往往多次奔波于不同科室之间,耗费大量成本。
能否“一站式”解决患者就医难,挂一次号,让精准医疗服务从单学科走向多学科,从医生个体决策走向团队群策群力?在11个多学科诊疗(MDT)团队的探索中,襄阳市中心医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门诊多学科会诊对象为3个或以上专科门诊就诊仍然不能明确诊断或者对门诊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且合并多系统的疾病,不能明确治疗方案或收治科室的患者。患者及家属、接诊医生、门诊工作人员,发现患者符合任一条件后,即可联系门诊工作人员申请门诊多学科会诊。门诊办公室接到MDT会诊申请后,立即联系医务处确定会诊时间,所有参与会诊的医师均为本学科副主任医师以上资历。
自去年3月至今,门诊MDT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150余名疑难病、复杂病患者“把脉”健康、解除困扰,这种“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腿”的就诊模式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门诊MDT与普通门诊有何不同?
传统诊疗模式中,患者从诊断到治疗可能经历多个门诊,每到一个门诊又要重新制定适合本科室的治疗方案。而在门诊MDT模式中,患者会在治疗前得到多个科室做出的综合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一张院内就诊路线徐徐铺开:门诊衔接住院病房,MDT贯穿全程。联合会诊、多学科长期随访、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对患者的高质量、人性化医疗的背后,专家们更瞄准了MDT模式带来的科研驱动力。
开展门诊MDT,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门诊误诊率,增加学科交流,促进科研的开展,优化就诊流程。门诊MDT诊疗体系的建立,将进一步完善医院门诊现有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专科专家的作用,解决看病难的现象,让“环绕式”诊疗守护百姓健康。(门诊办 张黎明、芦雨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