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床创新性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精准放疗等的快速发展,以肺癌为例,男性肺癌死亡率在1990-2019年下降了56%,女性在2002-2019年下降了32%,显著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带来长期生存的可能,同时值得重视的是:抗肿瘤药物及其他治疗手段会潜在导致心脏毒性的发生,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心血管疾病现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6月5-12日是第三届全国肿瘤心脏病宣传周,肿瘤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已引起广泛关注。
胸部肿瘤Ⅱ病区李青峰博士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心脏病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于6月10日就CSCO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防治指南做了解读:技术的进步让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率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肿瘤长期存活者发病和死亡的第2位原因;相对于肿瘤本身,心血管疾病还是导致老年肿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肿瘤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三种:合并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和心脏疾病;肿瘤治疗(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等)对心脏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伤;肿瘤本身所致的心脏病变等(溶瘤综合症)。常见心血管病损害是:心肌毒性、心肌缺血、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随着新的抗肿瘤药物及抗肿瘤技术的不断涌现,对抗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血管毒性是肿瘤学家和心血管专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共同决策、认识、发现、处理、预防和预测抗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副反应,制定最佳的评估、监控和报告机制来管理这些临床前或临床所见的心血管毒性事件,让肿瘤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胸部肿瘤Ⅱ病区 李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