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进入秋季,食源性疾病处于高发态势,那么食源性疾病具体包括哪些?我们该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呢?
一、何为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通俗的讲就是“吃”出来的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二、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一)入口食品要加热
未经烧熟煮透的食品可能携带不同类型的致病因子,进食后引起人体不适,因此加热时要保证食品所有部分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
(二)生熟分开要规范
熟食要与生食分开,单独存放;处理熟食要用专门的刀具、砧板;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要避免生熟食物相互接触,防止交叉污染。
(三)发霉变质莫心疼
节俭要适度,家中食物发霉变质要扔掉,切勿继续食用。
(四)剩饭剩菜要小心
餐后剩余食材应注意保藏,必要时放在冰箱冷藏或冷冻。尽量不食用隔夜菜或剩饭菜。如果必须食用,则应彻底加热,避免直接进食引起中毒。
(五)外出就餐需细选
外出就餐应该选择安全卫生、证照齐全的饭店,不应在没有卫生保障的饭店进餐。
(六)餐饮机构要自律
节假日各餐馆饭店顾客数量陡增时,从业人员及企业的高负荷运转,可能存在食品加工操作失误及不规范的风险。餐饮服务机构要加强日常管理,相关人员要规范操作流程。
(七)发生疾病快就医
进餐后若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保存购买食品或就餐票据、呕吐物、排泄物及可疑食物样本,以便相关机构调查原因。(公共卫生处 张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