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天气转凉,秋燥越来越明显。天气一燥,很多人就容易出现上火,口角溃疡、大便干、小便黄、喉咙发炎、咳嗽、口干的症状,有经验的人都会买点诸如牛黄解毒丸、三清片等“清火药”来吃,或者泡上一壶菊花、莲子心喝,可是发现越吃越“上火”,口舌溃疡、口干的症状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越发严重。到医院一问,才知道原来秋天有一种“上火”还不是普通的“上火”,而是一种“虚火”。
临床上,上火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邪火炽盛引起的实热证,主要是由肝脏病变、情绪波动、炎症、睡眠不好导致。如果是实火,就会表现为小便黄,气味重,大便干结,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治疗上一般以清热泻火为主。这时候可以口服一些清热解毒、泻火的药物。而另外一种上火就是燥火,属于“虚火”,此时需要滋阴、润燥,补充津液,如果一味的清热泻火只会加重津液不足,加重上火的症状。
“上火”不是在夏季天气热的情况才会发生,它在干燥的秋季更为普遍,而且对人体的伤害不容忽视,尤其对慢性病的患者伤害更大。最近,天气反复,白天在室外还能感到炎热,到了一早一晚感觉凉爽很多,很多慢性病患者,对外界自然的变化更敏感,在夏暑与秋凉交替时,很多身体弱的人一不小心就会生病,出现喉咙发炎、口角生疮、咳嗽、发烧等问题。秋季的主气是燥,而燥邪最容易伤津液,津液不足,体内阳气却一直在“烧”,水越烧越少,继而出现“上火”的症状。津液不足,不能濡养四肢百骸,身体会出现阳气相对旺盛,所以就会出现口燥咽干、口舌生疮、皮肤干痒、咳嗽的症状。
那么如何辨别我们是上虚火还是上实火呢?从症状上看,虚火除了上火的表现外,还会伴随手足心发热,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的现象。从舌苔上诊断,实火一般舌红苔厚,虚火一般舌质淡,舌苔发白。从脉象上诊疗,发现实火一般实性脉多见,虚火一般是细脉或者弱脉。
一旦身体出现上“虚火”的现象,我们就要及时调补,避免上述问题加重,此时如果吃所谓清火药,结果就会南辕北辙。相反,要想清虚火或者预防虚火,我们应当滋阴液,降虚火,润燥生津。例如,可以适当吃一些银耳、雪梨、桑葚、沙参、玉竹、百合等。
实火和虚火虽然都是火,但是本质是不同的,治疗上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一定要加以鉴别,杜绝乱吃“上火药”的情况,如果自己在家不能鉴别自己是实火还是虚火,可以到医院请专业的中医医生进行望闻问切,从而给予专业的辨证。(中医科 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