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乘“云”直上 便捷就医触手可及
——襄阳市中心医院建院75周年系列报道之一
乘“云”直上,智慧医院建设正当其时。
拿出手机,患者在小程序上可获取院内各科室的精准导航路线;通过云胶片系统,患者影像报告可随时随地查看;依托智能结算,远程也能办出院……近年来,襄阳市中心医院智慧医院建设乘“云”直上,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和患者康复等领域不断开疆拓土,提速加码,患者只带一部手机就能完成所有就医环节。
在以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管理为核心的智慧医院全生命周期建设阶段,襄阳市中心医院运用AI、大数据、5G等数字新技术打造多个应用平台,逐步实现数据信息上“云”化、治疗问诊智慧化、医疗服务便捷化,并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服务群众有速度、有态度、有温度。
院内导航、AI预问诊、手机结算…… 智慧服务:自动化场景增多
头晕、手麻,这是怎么回事?身体有小毛病,但不知挂什么科,市民王大妈的这个困扰其实很普遍。在襄阳市中心医院,这个“痛点”已有精准“解药”。王大妈在家通过手机尝试在线预约时,通过“智能导诊”输入“头晕”“手麻”等症状关键词,即刻获得了后台的“精准援助”——推送预约“神经内科门诊”。
如此聪明的后台,正是数据赋能的“精准预约”新场景。
依托智能导诊技术服务平台,襄阳市中心医院通过大数据赋能实现“精准预约”,并借助后台智能分析实现精准预约时段。通过对每个专科、每位医生出诊时间的精准预约时段划分,该院科室预约时段已缩短到30分钟。通过该院微信小程序“候诊排队”板块,患者还能看到前面的候诊人数。
按照预约时段到达医院后,王女士拿出手机,点开院内导航小程序,在语音提示下,几分钟就找到了要去的科室。
在诊室外候诊时,“AI预问诊”新场景让王大妈实现了“候诊即问诊”:在手机端,AI问诊小助手和王大妈一问一答,王大妈的既往史、当前就诊情况经过AI处理成预问诊报告实时传送到医生电脑端。王大妈还未进入诊室,预问诊报告已自动同步至医生电子病历系统中,接诊医生已提前掌握王大妈的病情。
针对门诊效率不高的“痛点”,市中心医院信息中心从医患双重视角出发,创新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患者智能专科预问诊服务。该信息中心主任刘晓东告诉记者,“AI预问诊”就像一位“电子医生”,它能提高医患沟通效率,让医生问诊更精准,节省了医生病历书写时间。
据统计,此前,一名医生输入一名患者的病史信息需要约3分钟,通过“AI预问诊”,病历书写时间缩短到1分钟,达到了“病情先预知,问诊更全面,输入更便捷”的应用实效。
78岁的张奶奶也享受了智慧医疗新场景的好处。张奶奶是随州患者,因肺炎住院。出院时,张奶奶发现自己的医保卡在儿子王先生身上,原本打算晚几天让远在外地的儿子专程跑一趟医院办理结算。得知手机端可以实现“亲情付”后,王先生轻松帮助母亲完成医疗费用的支付和报销。
离开医院时,医院门口的志愿者提示张奶奶,有任何病情和用药方面的疑惑,都可以让王先生通过医院小程序里的“在线问诊”板块询问医生。
“手机就能办理医保结算,还能随时和医生交流,真不错!”张奶奶感叹道。
张女士定居重庆,春节到襄阳探亲,由于身体不适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南院区放射影像科进行了相关检查。取报告时,志愿者推荐她体验“云胶片”服务。张女士用手机扫描报告单上的二维码,获取了完整的影像资料。医生告诉她,她无须携带胶片,回到重庆复查只需要通过智能手机就能查看影像报告。
便捷就诊的背后,是数据“跑起来”的力量。
“医院信息化平台将各类数据进行汇总整合。如今,医院微信小程序集问诊、候诊排队、门诊缴费、胎儿彩超预约、护理到家、一站式自助入院、诊疗信息手机端查看、支助服务、出院结算等功能于一体,形成了‘一部手机走完就医全流程’的闭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襄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马可忠说。
统计显示,患者在微信上进行“指尖操作”,平均排队时长从过去的40多分钟缩短至18分钟,看病效率提高2倍以上,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
对襄阳市中心医院来说,智慧服务不止于此。它还打造了新时代“空中医院”模式,让看病突破传统藩篱,让公立医院的能力向外延伸。
2021年3月,襄阳市中心医院获得互联网医院资质,为患者提供线上就诊、线上处方、药品冷链配送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入驻医师627名,有效服务订单超9万人次,配送范围覆盖全国各地。该院还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医生、护士的碎片化时间,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康复管理服务。这一做法既缩短了病人的住院天数、提升了公立医院的医疗供给能力以及慢病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也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隔空阅片、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 智慧医疗:数字化技术增能
数字化技术赋能,铸就医疗新引擎,支撑发展大底盘。加快推进数字化技术与医疗深度融合,襄阳市中心医院不遗余力,在全市创造了多个奇迹。
2023年12月,家住谷城县冷集镇的小李(化姓)突然剧烈胸痛、大汗淋漓,前往谷城县冷集中心卫生院就诊。该院医生为其进行了CT扫描,并将影像资料传至襄阳市中心医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
襄阳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兼北院区放射影像科主任陈辉立即“隔空阅片”,考虑主动脉夹层可能性大,建议小李尽快转院。小李坐上前往襄阳市中心医院的救护车,陈辉立即与医院心内科联系。小李抵达医院后,襄阳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立即开通绿色通道,通过CTA检查确诊其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情况非常危险,随时可致命。”陈辉说。小李迅速被收入襄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ICU接受治疗,最终被成功救治,恢复良好。
远程影像托管模式是襄阳市中心医院顺应医改“智慧医疗”新思维、借助襄阳市卫健委建设的远程医疗影像诊断平台、探索“互联网+医学影像”的专科医联体模式。
据介绍,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做CT、DR、磁共振等检查后,医学影像诊断平台会实时通过网络将医学影像图片传输到襄阳市中心医院。紧接着,襄阳市中心医院的影像学专家阅片,他们出具的诊断报告通过网络传回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根据诊断报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或要求患者转院,实现远程影像托管模式联动。
目前,远程影像托管模式为基层医疗数字化改造提供了强大支持,在襄阳得到广泛应用,40余家医疗机构与襄阳市中心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影像数据跨医院、跨区域联通共享,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可远程连线市级医疗专家,为偏远地区患者赢得更多抢救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具有极强的影像识别和计算能力。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医生利用多款人工智能辅助阅片诊断软件在病灶识别与标注、影像三维重建、快速精准诊断、数据分析比对上的优势,给自己的诊断提供重要支撑,变传统的医生独立阅片为“医生+人工智能”“双脑”阅片,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
除了让诊断更精准,数字医疗技术还助推治疗向精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2023年1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雪军团队控制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高龄老人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主刀医生在离患者1米外的控制台前进行操控,机器人灵活翻转机械臂,根据医生操作转化而成的数据信息精准实施手术。
“手术机器人的成像系统最大可放大40倍,手术时视野更清晰,下刀更果断。”张雪军说,手术机器人能突破人工操作极限,让手术治疗方案更精准,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
心脏疾病患者也能享受到数字医疗技术带来的便利。以心脏功能衰竭患者为例,利用可穿戴设备,医生可实时监测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并据此预测患者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概率。“一旦发现异常可尽早介入治疗,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刘晓东说。
在急救领域,5G技术将“在路上”的急救车与医院“粘”为一体,医院急诊室无缝对接“120”指挥调度系统,及时获取急救患者信息,做好相应准备;“120”车载远程会诊系统与院内各科室及系统高效衔接,打造端到端的应急救援体系,实现“上车即入院”,为病人争取急救黄金时间,进一步提升抢救成功率。
某天上午9点,在该院南院区值班的审方药师白朝阳的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弹窗,提示他有新的处方审核任务。他迅速点开弹窗,系统提示的问题医嘱为氯吡格雷和奥美拉唑联合使用不适宜。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利用数据库自带的审方规则,结合医院的病种、医生用药习惯和循证医学证据,让医生和临床药师共同探讨制定个体化审方规则。“医嘱中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会降低硫酸氢氯吡格雷代谢产物的血浆浓度,使其药理作用减弱,两者要避免联合使用。”白朝阳解释道。于是,白朝阳与开方医生进行沟通,建议医生将奥美拉唑替换为泮托拉唑。相较于之前患者取药时药师才能进行处方审核发现问题的模式,此举免去了患者需要退费重新找医生开医嘱的麻烦。
物联网、大数据中心、 信息化互通…… 智慧管理:精细化运营增效
有一天,在襄阳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智慧平安医院监控中心,系统监测到该院区一楼层消防通道被占用,并发出预警,安保人员收到预警后立即前往现场处理。
“这是襄阳市中心医院安消一体化管理平台,已实现3个院区全覆盖。”刘晓东说。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智慧物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连接各种设备和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和交互,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医院电气设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设备过热、电流异常、漏电等,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通知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排查和处理。”刘晓东说,安消一体化管理平台集成各类消防以及安防设施设备,将各类传感器、监测设备、报警设备接入统一平台,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平台将会实时弹出告警窗口并发送告警信息给管理人员,“平台还给安防管理人员配备了三维可视化数字驾驶舱,实现全院消防、安防情况一屏通览。”
依托智慧后勤物联平台,该院在降低日常管理成本、提高医院安全治理效能等方面成效显著。
据了解,作为一家大型三甲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面临着医疗业务系统种类繁多的痛点。为有效提升3个院区运营管理效率,该院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协调合作,通过不断建设与改进,推进全院临床信息系统一体化管理,打破医疗机构之间因使用不同系统导致的信息交互壁垒,实现了治疗、检验、检查、合理用药、危急值、病案等全流程信息互通及闭环管理,提高了数据共享的及时性和高效性。2023年9月,襄阳市中心医院通过五级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审。同年,该院信息中心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湖北省三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信息科)评审,该院成为湖北省首批拥有信息科重点专科的医院。
以民为本,不忘初心。每一张温暖人心的成绩单,体现了襄阳市中心医院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设智慧医院的责任和担当。
“智慧医疗系统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保护患者隐私,如何防范网络安全隐患等。未来,我们将持续强化网络安全建设,提升信息项目管理效能,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打造以临床、科研、运营为核心的大数据中心,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马可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