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广大医师用专业知识抗击疾病,用奉献精神守护百姓,为不计其数的家庭送去健康、幸福和尊严;用医术点燃生命之火,用仁心展现人性之光,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在医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襄阳市中心医院最可爱的人,了解他们的“白衣荣光”。
影像诊断是疾病诊疗的“眼睛”,而影像技师犹如“侦察兵”,在复杂的黑白影像间“出击”,帮助擦亮这双“眼睛”。
襄阳市中心医院放射影像科技师纪大双,正是这样的“侦察兵”。作为一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她对工作充满敬畏、饱含热情。8年来,她将青春注入影像事业,用心服务好每一名患者,精心拍好每一张片子。
敬畏生命 多一分严谨
“您别紧张,先上去躺好,一会儿拍片时别动,按照我们的提示深呼吸、憋气……”厚重的铅门内,一个身着白大褂、扎着马尾辫的女医生正在指导患者上机,进行磁共振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只见她帮助患者摆正体位,侧身与患者简短地交流后,用微笑鼓励对方。这位医生就是今年29岁的纪大双,她进入襄阳市中心医院南区工作已有8年,主要负责磁共振、CT和X线的拍片。
纪大双工作时需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在黑白的光影世界,敏锐捕捉每个“疑点”。繁复的影像工作,在外行人看来枯燥无味,纪大双却不这么认为。她说,拍片并非简单地操作机械,每一张片子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每一次都需要严谨对待,对患者负责。所以,看似重复的工作,也要认真做好。
作为影像技师,纪大双并不需要读片,但拍出来的片子是医生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每每想到这一点,她便对这份工作心生敬畏。多年的工作积淀,她增长的是阅历和经验,不变的是对岗位始终如一的热爱。
关爱患者 多一些理解
从事医学影像工作,每天会接触不同的患者。有的患者面对大型检查仪器,会感到紧张或畏惧;有的患者因自身病情而情绪不佳;儿童、外伤患者等特殊群体,不易在密闭的空间平躺……这都需要影像技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
纪大双是土生土长的襄阳人,平时性格活泼、说话直爽。但在工作时,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她则改变了说话方式和语气。
“学会换位思考,多一些理解!”纪大双说,人一旦生病,难免心情不好。一些患者其实心理很脆弱,作为医务人员,自己能够理解他们。多轻声细语、多耐心引导、多热情服务,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给予他们鼓励。
2019年冬天的一个下午,纪大双正准备下班,突然来了一名50多岁的女性患者。纪大双和同事照例加班为其做磁共振检查,但患者身体无法放松,一直在动。纪大双中止检查,上前小声询问。原来,患者一个人来检查,十分紧张。“阿姨,您别怕,我就在里面陪着您,坚持10分钟就好啦!”纪大双反复安慰,等对方心情放松下来,全程牵着患者的手,陪着做完了检查。患者感动不已,当晚发来一封信,感谢纪大双给予的如女儿般的陪伴。
工作中,每当遇到这类问题,纪大双总会想办法解决。金属物品不能带进检查室,一名患者取下的耳环、项链“不翼而飞”,纪大双仔细询问,细心查看监控,最终帮助找回;2个月大的婴儿拍片,面对手足无措的“新手父母”,纪大双指导喂药,一次做不了,就再试,两次、三次、四次,在她的耐心帮助下,最终成功拍片……
纪大双曾获评医院“十佳服务明星”,2次获评“年度优秀”。面对各项荣誉和患者感激的话语,纪大双总觉得自己还能做得更多。
精进技能 多一点思考
在外行看来,影像技师的工作很简单,动动手指,通过电脑操作机器就行了。殊不知,他们必须掌握扎实的检查技术,并且与时俱进。
纪大双介绍,虽然机器的扫描流程是既定的,但患者不同,影像检查也必须因人而异、优化细节。例如,在影像扫描中,压脂是常用手段,目的是改善组织间的对比,减轻相应的伪影,让片子画面更清晰、质量更高,有利于明确地诊断拍摄部位是否存在病变。以前,做关节类的磁共振或CT时她就发愁,因为压脂线圈种类少。为了拍好片子,纪大双就创新思维,反复试,总结经验。遇到肘关节骨折的患者,她发现肩关节线圈弧度正好合适;没有手腕线圈,她发现用头线圈代替效果不错……
如今,放射影像相关的硬件设备不断完善,影像技师们不必再为用哪种线圈替代而发愁。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仪器和软件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更需要他们不断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技术。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纪大双说,拍片一定要多思考,图像扫描出来,为什么是这个样?弄懂背后的原因,才能把工作做好。患者拍片部位不同、病情不同,机器对应的参数选择和调整也应当不同。心脏磁共振相对复杂,检查时间也较长,进行延时扫描,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放射影像科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医院不同的科室。纪大双的愿望朴实、信念坚定: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拍出高质量的片子,为临床医生提供病理学诊断依据,在影像“黑白之间”守护患者的生命光彩。
来源:襄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