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首提“回收卫星”、主持157工程……“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将一生奉献给中国航天

2021-07-259835

运载火箭、载人飞船、人造卫星,都必须装备可以在任何地方、不依赖任何环境、不受任何干扰的惯性导航系统,在中国,这一尖端领域的探路者,就是陆元九。 

  1937年,17岁的陆元九考取了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之后,赴美留学获得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工作的他一心要回到故土,报效祖国。 

  “就是还是有个中国人的信念,我是个中国人。”陆元九在2009年的采访中说。 

  1956年5月,陆元九一家在海上辗转了23天之后,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陆元九说:“过了罗湖桥到内地这边,就这一段简简单单几分钟,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一段时间几分钟,但是从一个世界走到另外一个世界,我那时候就知道什么叫回国,什么叫祖国。” 

  带着惯性导航这一先进技术和满腔的爱国热情,陆元九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参与筹建自动化研究所。 

  从办公场地落实到试验设备购置,再到研究队伍组建,陆元九都亲力亲为。 

  他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回收卫星”的概念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之后,陆元九主持了157工程。这是我国液浮惯性导航技术的开拓性工程,在负责多项工作同时,他还将所学所得编撰成书。1964年《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出版,成为我国惯性技术领域最早的专著之一。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1978年,陆元九担任航天十三所所长,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确立惯性制导方案并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的预研。 

  1982年12月花甲之年的陆元九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志愿书中,他写下了自己的决心“做一名普通劳动者,做一名无愧于光荣称号的共产党党员。” 

  这些年来,在航天许多重大项目评审和成果鉴定以及故障分析的关键时刻,都有陆元九忙碌的身影。 

  今年年初,陆老101岁生日当天,他和95岁的雷达专家张履谦院士相谈甚欢的场景刷屏网络。 

  老人并不知道,隔着屏幕有数不清的致敬与祝福。 

  岁月远去,生命常青陆元九与新中国第一批科技工作者的踏路拓荒,点燃了中国航天的烽火也镌刻下接续奋斗的坐标。 

  科学的星空浩瀚无垠,这份赤子之心始终朝着祖国的方向前进、飞翔。 

  来源:《新闻联播》《朝闻天下》


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动态

科室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