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健康中国战略规划总目标,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2023年第六个“8.19”医师节到来之际,襄阳市中心医院推出中国医师节系列报道之“聚焦·医疗‘星’技术”栏目,旨在宣传新兴医疗技术,为广大患者答疑解惑,更好推动诊疗水平的提高及各类新技术的运用。
【医师节·星技术⑫】消化内镜“针”本事——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助力精准诊断
今年夏天,56岁的黎女士开始出现上腹疼痛,整个症状持续近2个月,进食后疼痛明显,前前后后进行了很多检查,胃镜提示有胃炎表现,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在当地查了腹部CT后见胰腺有肿块影,医生高度怀疑“胰腺癌”,但因缺少病理学检查,最终仍无法明确诊断。
见此情况,黎女士愁容浮现在脸上,焦急地来到襄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向医生咨询,自己胰腺的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否需要手术?按照常规,医生需要依照病理结果才能给出明确诊断,但从胰腺中提取病变组织并不容易,门诊医生详细询问病情后建议黎女士办理住院,采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对胰腺肿块进行穿刺活检。
消化内科一病区主任高山在内镜中心对该患者进行无痛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下见患者胰腺体部有一占位病变,选用22G穿刺针在超声内镜引导下穿过胃壁,再反复调整穿刺针方向,小心翼翼地避开血管,对胰腺病变做了4次穿刺,取出条状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并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整个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未感觉穿刺部位有疼痛等不适症状。后期病理及细胞学结果显示,患者为腺癌,明确的病理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了精准的依据。
超声内镜,英文名Endoscopic Ultrasound,简称EUS,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该技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消化道后,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病变的同时,利用内镜下的超声进行实时扫描消化道及周围结构。比如消化道的层次结构、肝脏、胰腺、淋巴结以及胆管等,EUS又被称为“消化医生的透视眼”“消化内镜的第三只眼”。
普通内镜用于对胃肠黏膜的表面进行观察,而对于黏膜下的病变则无法鉴别。超声内镜不仅具有普通内镜的功能,其超声探头可同时对消化道管壁进行超声扫描,能够清晰地分辨出胃肠壁的各层次结构,还可以获得胃肠道周围邻近脏器(如纵隔、胰腺、胆管、胆囊、肝脏等)的超声图像。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是在EUS引导下在胃肠道紧贴穿刺目标,使用一根纤细的活检针通过内镜活检孔道对病变进行抽吸活检。通过穿刺活检,可以获得病变组织的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从而明确病变性质,尤其对于良性和恶性病变的鉴别意义重大。
不同于经B超或CT引导下的从体表穿刺活检,EUS-FNA可大大缩短穿刺针和病灶的距离,穿刺路径气体干扰少、创伤小,并在操作过程中可实时观察,有效避开血管,出血、穿孔的并发症显著减少。EUS-FNA已广泛应用于某些纵隔疾病、胰腺、肝胆疾病、腹腔内及腹膜后肿物、淋巴结、盆腔疾病等组织器官疾病的活检诊断,为后续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EUS-FNA还可以进行治疗,如对胰腺假性囊肿进行穿刺内引流术,对晚期肿瘤引起的腹痛行腹腔干神经节阻滞术等。(杨伟)